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智库之声 > 正文

智库之声

Sound think tank

蒙石荣:教育是什么?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2-26 访问次数:377

在学术话语中,界定“教育”的概念被认为是对教育现象理性认识的开始。

在日常场景中,“教育”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习惯用语,其中包含的意义与观念作为一种无意识,潜藏在行为与言说中。

这一期,我们一起来追问“教育是什么”。



教科书中的“普适”概念


在教育学教科书中,第一章第一节一般会对“教育”进行概念界定。这种界定,试图给“教育”一个客观的、能囊括一切教育现象的普适性定义。例如,叶澜先生所著《教育概论》把教育界定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院校编著的《教育学基础》认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人们喜欢追求客观、普适性概念,因为很多人相信每个事物都有唯一并确定的本质。在国内学术界,围绕教育的本质,研究者甚至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形成了一场长久的争论。后来随着现象学的引入,本质的恒定性受到挑战——事物没有唯一性、普适性的本质,人们对本质的认识需要自我理解和自我体验,教育亦如此。


追溯原初含义的词源考


相对通过判断、推理的逻辑运作得出的“普适”概念,研究者更喜欢追溯一个词的原初含义。


20世纪以前,在中国,“教”和“育”很少联用。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地位上者对地位下者或成人对儿童有目的的影响。一般认为将“教”“育”二字联用,始于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但近代意义上对“教育”一词的广泛使用,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从日本引进西方教育概念。


英文education(教育)一词由educe衍化生成,意为“引出,自潜在物中引发”。叶澜认为,这一词的词源学意义,反映出东西文化的深度内在区别:中国的“教”“育”,强调的是儿童要学习“外在”的规定的立身内容,强调成人对儿童的养育;西方强调将儿童潜质的导引作为教育的内涵。



需要“感悟”的隐喻说法


“隐喻是一种诗化的表达活动,融合感性的因素与文化的内涵,超越理性语言的冰冷,穿越时空的限制,使教育活动的生命化和教育研究的人性化得到充分凸显。”


在众多关于“教育是什么”的隐喻说法中,最闻名莫过于被认为出自雅斯贝尔斯之口的名言“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以及杜威的“教育即生长”。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以及怀特海的“教育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过程”也广为传颂。


教育是什么 VS 应是什么


很多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判断,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或应然想象——教育应该是什么。比如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和知识的堆积。”肖川教授说“教育是面向心灵成长的活动,是师生精神生活的过程”也是如此。通过明确“教育应是什么”,表达人们对什么是好教育的判断以及想象,引导人们的教育实践与话语表达。


“教育是什么”对研究者而言是理性认识教育的起点,对于教师而言是最基本的价值判断。教师或许很难得出一个普适的教育概念,但对教育应有最基本的价值判断——教育应是什么?或者什么是好教育?又或者真正的教育是什么?这是一个教师从事教育行动与言说的逻辑起点,更是一个教师的良知所在。



来源:《今日教育》2018年1期


本文网址: http://www.taishanedu.com/info/352.html
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

电话:0536-2108128

邮箱:taishanjiaoyu888@163.com

地址:潍坊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健康东街6787号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园

泰山教育智库泰山教育智库 潍坊教育潍坊教育二维码 亲子共成长亲子共成长二维码

CopyRight© 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 版权所有 Taishan Education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1146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公示信息
鲁ICP备1601034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