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智库之声 > 正文

智库之声

Sound think tank

李希贵:当你为了学生,整个世界会为你让路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1-06 访问次数:402

曾经有很多朋友、同事在不断地追问我:“在你克服障碍、走过坎坷、一路走下来的时候,你为什么能够始终慢慢接近理想、慢慢接近坦途、慢慢能够向着正道越来越近,这是为什么?”这些追问使我不得不思考。

 

在有关专家和同事的帮助下,我感觉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我坚守了“三把尺子”。

 

一、为了目标还是方式。

 

二、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学校。

 

三、为了学习还是为了学科。


1.png

第一把尺子:目标还是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把方式当目标。


例一:学校改革,别错把方式当目标


1、弯路:让6个老师落聘带来巨大工作量


我在高密四中当校长的时候,在学校里推行了“四制改革”: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岗位目标责任制。这项改革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突出的问题,就是把方式当目标。

 

当时把这场改革目标定位在“能者上、庸者下”。所以,在确定学校编制的时候,比现有的教职工数量就少了六个岗位。

 

那场改革表面上很成功,但是背后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要做这六个落聘教职工的思想工作,还得努力帮他们去联系工作。

  2.png


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弄清“四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落聘是方式,“能者上、庸者下”也是方式。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是目标,只要达到目标就可以。


2、改变:“能者上、庸者下”,也能让人人有岗位

 

所以,到了高密一中之后,我们的聘任还是“能者上、庸者下”,但这是个方式,目标不是为了让大家落聘,只是岗位的“能者上、庸者下”。


当时,高密一中教职员工是200个,我们设置了203个岗位。也就是说,只要愿意在这个学校继续干下去,而且不计较干什么,人人都有岗位。

 

这样一来,是在校内岗位的“能者上、庸者下”,也解决了调动积极性的目标。


例二:老师搞活动,不能费尽心机想方式却丢了目标 


十一学校每年夏天有一个分年级的泼水节。因为只有分年级,老师、学生互相认识,泼起来才有味道。但是,我们不仅仅把它当作好玩的活动,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老师泼学生一把,学生泼老师两把,让老师、学生构建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个学校里,师生关系平等了,才能暴露出真实的学生,才能发现教育的起点。平等的校园氛围,要靠一个个活动来实现。


但是,有些年级一开始的时候,把最重要的目标丢了,只是在方式上费尽心机。

 

很多时候,特别需要参加的教师往往不参加:老教师不好意思参加、女老师怕把衣服弄脏不愿意参加;参加的青年教师恰恰不参加也没关系:因为他们天生就跟学生的关系很平等。

 

所以,当时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加了竹竿舞,虽然也非常好,但是没有瞄准目标。如果竹竿舞有老师给学生翻竹竿,甚至有老师跳一跳,会更加贴近目标。


例三:校长和学生共进午餐的活动目的,并非教育


我们学校有一个每天中午校领导和学生共进午餐的活动,十年了,我们一直坚持下来了。为什么能坚持下来?是因为正确处理了方式和目标的关系。


3.png

 

共进午餐这个活动,我们有几个原则:

 

一、尊重学生所有的想法,不过多地去评判。

 

二、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要使学生感到这个活动确实非常有意思,校长非常幽默、平易近人,还送一本书,甚至还加微信。

 

这个地方,好像没有多少教育在里面。为什么?因为这个地方的目标不是教育。这个地方最重要的目标是为教育打好基础,是为以后的教育提供可能。

 

信息反馈系统必须双线。校长、副校长要了解学校情况,靠老师是一条线;但是必须有第二条线——靠学生。如果仅仅通过一条线来了解情况,那一定会出大问题。所以,建立一条双线的回路,是活动的第一个目的。

 

第二、在学校里,校长跟学生没有朋友关系,全部都是教学关系、官方关系的话,就听不到学生之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敏感问题。必须有非常亲近的学生朋友,有些事,老师还不知道,你知道。而且,这种亲近关系会正向传递,他会告诉他的同桌、他会告诉他的同伴,使这些同桌和同伴也跟校长亲近。

 

第三个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无论遇到什么重大的问题,关键时候有校长挺你。让学生知道这一点,学校才会安全,才不会因为由于教育者偶尔在岗位、环节上的情绪失控,导致学生受到过大的压力,出现一些极端情况。


所以,“校长有约、共进午餐”不是一个教育活动。如果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就对他进行批评教育,那他就不来了,所有的目标都没法实现。学生来了,校长就有机会,只是这个机会不在今天,一定在明天和后天。


例四:特色学校会让我们严重脱离教育的本源


现在就近入学、划片招生越来越严格。在这样一个制度之下,各个地方的学校招生的范围越来越明确,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创办特色学校的目标和方式。


创办特色学校,在好多地区、好多学校已经成为一个目标,事实上,它是一个方式,是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或师资队伍的局限,希望在某一点上加以突破,带动学校整体发展的一个策略。


从根本上来,特色学校一定会伤害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学生按照常态分布,一定具有不同的个性、潜能。教育,就是通过相对覆盖全面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潜能。学校只有特色,势必就会造就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唤醒自己、发现自己。

 

4.png


如果说,在80年代,我们面向全市、全省招生,办特色学校还可以的话,今天的就近入学,学生越来越常态分布,这样的方式一定会让我们严重脱离教育的本源。


例五:名校办分校,不是要最终办成集团


十一学校也和大部分优质学校一样,办了很多分校,对很多薄弱学校进行了改造。但是,十一学校在办分校的开始,就确定了名校办分校是一个手段、方式,不是要最终办成一个集团。

 

5.png


现在,很多优质学校办了很大的集团,而且管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紧,这无端就给那些分校增加了新“婆婆”——教委要指挥、集团要安排、地方和学区要检查督导......

 

每接过一个薄弱学校的前三年,十一学校都把他当分校来办,这意味着:我们要加强对它的调控、课程的输出、学校治理结构的重建、管理团队的输入。这个力量越大越好。

 

三年之后,他就可以变成盟校。就是把过去当儿子的学校,变成兄弟。不再去调控、指挥,最大限度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


再过三年时间,我们希望把他变成一个独立的、常态下的学校,把他交给社会、交给政府。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既有过去打的基础优势,又有自己个性成长的空间,又没有了这一层“婆婆”——当学校发展起来之后,如果继续管,学校听也不好、不听也不好,这个滋味很难受。


所以,我们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实现了政府的目标——教育均衡、教育公平。同时,我们也实现了学校的目标——学校要有自己个性的、多样化发展的空间。

 

这是“第一把尺子”。在实践的过程当中,用好了这把尺子,就不至于南辕北辙。


6.png

第二把尺子: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学校

例一:教师岗位要和学生关联起来


我在高密一中自主改革的时候,给教师和职员都明确了级别。比如初级骨干教师的标准,其中有一条:“师德修养较高,品德言行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好评。”绝大多数学生,是85%的学生。

 

7.png


所以,初级骨干教师、中级骨干教师、高级骨干教师、副主任教师、主任教师、特级教师,这些都有关于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约束。但是,我们没有把握好,只是从岗位的技术含量、工作的繁重程度、星期六是不是值班这三个维度来明确职员的岗位高低。

 

当三个原则没有一个和学生关联,当职员的工作意义仅仅和繁重的工作、技术、不值班联系的时候,它的意义在学校里就大大受损。


所以,把职员的岗位和学生关联起来,是十分重要的。


例二:当你为了学生,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去年高三毕业的一届学生,有四个学生进入了国家队,获得了全国的金奖,而且根据教练的判断,这四个学生只要到美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比赛,一定全是国际金奖。建校60多年,我们一个金奖还没有过,这一次可能有四个金奖。所以,老师非常激动,学校也非常兴奋。

 

但是突然之间,有三个学生提出:“我们不去参加国际竞赛了。想用这一年的时间不去重复训练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我们要好好地学一学大学的物理课程。”

 

尽管我们内心还是纠结了半天,但还是同意了。后来,去的学生获得了金奖,考上了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没去的三个学生考上了北大的物理学院。


这是好多老师、教练、大学的专业教师特别高兴的事。因为不断反复训练的竞赛方式,导致很多参加竞赛的学生一生讨厌这个学科,我们非常幸运,当放开学生,不再让他重新训练的时候,他反而爱上了这个学科。

 

通过这件事,我想说,关键时刻,要判断: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学校?

 

在给老师确定聘任级别的时候,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学校?在给职员确定聘任级别的时候,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学校?在决定这些学生是不是可以继续去重复训练的时候,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学校?


我曾经开玩笑说:“如果你说是为了学校的话,我问你两次,基本上就问到了你的内心是为校长。”为了学校的说法,很多时候是经不住问的,只有为了学生,才经得住所有的追问,而且会寻找到更多的同道,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这是“第二把尺子”,就是不时地把任何一件事放在心上掂量一下。


8.png

第三把尺子:为了学习还是为了学科

例一:拿出四节课让学生读书,考出了状元


“第三把尺子”,从高密一中语文实验室计划说起。当时语文学科决定,在每个星期六的语文课时,仅仅给老师两节课完成语文教材,拿出四节课,由老师带着学生到自修室去读书。

 

这个经历看上去很简单,事实上经历了很多挫败,非常困难。每个老师内心一直在呐喊完不成进度。但是,我们并没有去想,每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差别很大、相去甚远。

 

非常幸运,这届学生最后的语文成绩在潍坊特别突出,也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还出了一个山东省的文科状元。

 

9.png


把为了学科搬到为了学习上,我们内心对这个的考量还是太少。所以,这个任务我们现在还没有完成,任务还很重。


例二:现在涌现的若干教学模式,有点暴力


我们当老师的,相对来说是人群里热爱学习的人,于是就认为,百分之百的人都应该像我们一样学习,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因为他生理原因、心理原因、长成的环境、习惯等等,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方式。

 

10.png


有些人喜欢听、不断地问,在美国的文化里,这种人就特别多;有些人喜欢看纸质的书,他认为书香味跟喝咖啡一样,有些人甚至说,再过一千年也会看书,书香味是电脑代替不了的。


现在涌现出若干教学模式,但无论把教学模式描绘得多么天花乱坠,我都不会相信它适合所有的学生。它对不同的学科用着一样的模


本文网址: http://www.taishanedu.com/info/328.html
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

电话:0536-2108128

邮箱:taishanjiaoyu888@163.com

地址:潍坊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健康东街6787号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园

泰山教育智库泰山教育智库 潍坊教育潍坊教育二维码 亲子共成长亲子共成长二维码

CopyRight© 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 版权所有 Taishan Education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1146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公示信息
鲁ICP备16010341号-4